润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文学网rr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自低头沉思,杨继盛听得一丝细声,刚开始并未留意,还以为是天井中有枯叶坠地,紧跟着墙头油灯摇曳,抬眼望去,见有一个黑衣人站在牢门之前,中等偏高身材,黑巾蒙面,只余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露在外面。
杨继盛多历生死,早已处变不惊,当下盯着黑衣蒙面人,并不作声,来人除下面巾,面色微黑,棱角分明,鼻直口方,上唇留有浓黑髭须。杨继盛惊道:“一鸣兄,是你!”黑衣人朝他周身上下看了一眼,缓缓点头,低声叹道:“椒山兄,你受苦了。”
这黑衣人是杨继盛在狄道任典史时的好朋友王一鸣,崆峒派掌门西门彦座下第三弟子,为人仗义任侠,以六十四路青松剑法驰名武林,江湖人称“青松剑侠”。他们一位是江湖奇侠,一个是朝廷命官,两人相识相知倒是有段故事。
杨继盛被贬至狄道三个月后,天降暴雨,这瓢泼大雨持续下了七日七夜,山洪肆掠,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无数,百姓拖儿带女,无家可归,哭天撼地,苦不堪言。杨继盛带领衙内人众和一些本地的精壮劳力,四处排涝,抢救受灾百姓。
这一日正在东榆村协助村民转移,忽听衙役来报,西边土柳山下还有一户人家被洪水围困,形势非常危急。杨继盛急忙率人赶去,但见一片汪洋,水流湍急,山脚下一所房屋,已成孤岛,水面之上只剩下一个屋顶,房顶有三个人,是二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可能是被洪水围困久了,都没了呼救的力气,趴在屋顶上已直不起身子,此时大雨尚未停歇,雷声隆隆,那房屋随时有垮塌的危险,若要划船过去救人,可是那水流汹涌之极,只怕将船一放下去就会被冲得无影无踪了。
在场众人七嘴八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却没得一个主意,还有人说救人太过凶险莫如放弃,杨继盛思考了片刻,叫来了班头周元,这周元是峨眉派的俗家弟子,以前走过几年镖,颇有些拳脚,身材魁伟,力大惊人,拉得一手好弓。
水声雷鸣太过嘈杂,杨继盛附在他耳旁,大声的如此这般吩咐一番,周元连连点头,回转去从马车上拿下自己的强弓硬弩与一大捆绳索,以绳索牢牢系在箭尾,屏气凝神,将弓拉满,大喝一声“开!”但见箭去如矢,带着绳索直射入那屋后山壁泥土之中,只剩下短短的一截箭尾露在外面。
杨继盛使劲拉了拉绳索,感觉那头已吃住了力,就让衙役将绳索的这头绷直栓在一株大树上,周元攀上绳索,双手交替,便顺绳索爬到屋顶之上,在那与三人比划了一会,便将那个小的背在背上,又担心她年幼抱不住,用腰带捆紧了,又沿绳索返将回来,将小姑娘放下,又再返回去营救。
长话短述,当周元救人之时,众人都时神情紧张瞠目结舌,每人的手里都捏出汗来,直到最后周元将老汉也背过来后,众人才鼓掌呐喊,几十颗悬着的心终于齐刷刷的放了下来。周元也已累得脱力,坐在泥地上大口喘气,那两个老人与小姑娘在屋顶困了好些个时辰,又累又饿再加上担惊受怕,人都已站立不住,老头儿颤巍巍的向杨继盛与周元道谢,却听得轰隆一声大响,水面泛起数圈瀫纹,那房屋已是不见,众人都是感觉后怕,若是晚救得片刻,这两老一小定然是被这山洪卷了命去。
老头儿姓王,与他老婆一起在这土柳山脚生活了四十几年,小姑娘是他们的孙女,他们的儿子却在平凉。杨继盛见他们无处可去,便将他们留住在自己家中,王老头一生的家当都被洪水冲了去,他们三人就只有身上穿着的一身衣服还满是泥水,张贞找了些自己与丈夫的衣服给他们换了,那小女孩只能穿应尾的衣服,王老头夫妇俩自是感激不尽。
过了些日子,杨继盛夫妻俩组织百姓灾后自救,杨继盛建立学堂,张贞教当地妇女纺织,夫妻两个忙得是脚不沾地,自己家的事情倒无暇过问。王老头夫妇两个勤快仔细,将他们家中所有事务都料理得井井有条。
小丫头唤做王瑛,比杨应尾小几个月,生性活泼,虽还年幼,却是明眸酷齿,讨人喜欢得紧。杨继盛本贫苦出身,为人慈善谦和,与王老夫妇相处得十分融洽,就像一家人一般,两个小孩更是经常一起上树掏鸟窝,下河抓鱼虾,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就这样过了半年左右,一日上午,杨继盛与张贞都去了衙门和学堂,一个长相英武、腰悬长剑的壮年汉子,找到了杨继盛的家中。王老头夫妇一看见这人便悲喜交加,上前好一顿数落,那英武汉子半句嘴也不敢还,只是垂头听着王老头夫妇教训与述说,待听分明前后因果后,抬起头来,英气勃勃的眼眸中,竟隐隐似有泪光。
恰逢王瑛与杨应尾在外玩累了回来,王瑛一见那壮年汉子,便飞扑过去,大叫“爹爹。”壮年汉子一把将她抱起,搂入怀中。
杨应尾歪着头,看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满脸英气的汉子,便是武林中大名鼎鼎的“青松剑侠”王一鸣。
(本章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