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文学网rr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地,你就给我缴税

隋朝一开始沿用了北魏的租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但是这个有年龄限制,50岁以后才可以纳绢代役,不到50岁的话,该服徭役的你还得去。

唐朝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谷物叫租,绢和布叫调,在服徭役的期限内如果想不去服役的,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庸。唐朝的庸不再有50岁的年龄限制,甭管多大的人,只要不想去服徭役,都可以纳绢代役。本来,在农忙季节如果大规模征发徭役,就没有人种地,会误了农时,现在不愿意去的人可以纳绢代役,留着劳动力去种地,多有好处。

租庸调有一个前提,我给你交租、交庸、交调,但是你得给我土地。你不给我地我拿什么交租子,布帛是地里种出来的嘛,得种麻才能纺麻布,种桑树才能有绢子。但是中国古代的土地是私有的,归地主所有,那么国家要给百姓分配土地,这个待分配的土地是从哪儿来的?显然不能把地主的地给没收了再去分。途径只有两个,一个是新开垦的,再一个就是大规模战乱、人口大量死亡后所形成的无主荒地。不过,随着国家承平日久,人口增加,无主的荒地几乎没有了,新开的地也够戗,能开的差不多都开完了,那要去哪里拿土地来分给百姓呢?

这时候,政府有了新的应对措施。它规定,每个成年男子20亩永业田、80亩口分田。20亩永业田可传之子孙,80亩口分田死后得归还给国家,然后国家好拿去再分配。想得是挺好的,问题是到了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土地本是私有的,这些大地主大官僚占有大量土地之后,还兼并农民的土地,没等农民死,他这一百亩地就没了,被兼并了。这一被兼并,国家就找不着口分田再往下分了,新出生的人就没地了。没地了,我的租庸调就交不了了,农民就只能逃亡,逃亡后,政府的租庸调就收不上来,国家就没钱了。整个连锁反应就是,政府直接分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国家就得想招儿,不能再按照租庸调这种方法来收。公元780年,唐玄宗的曾孙唐德宗接受大臣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指的就是户税跟地税。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一年收两回。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原来的租庸调制,收税标准是以人丁计算,每个成年男子授田一百亩,每年为国家交比如150斤粮食、两丈四尺绢布。有你这个人,就有国家的150斤粮和两丈四尺绢布。这意思就是,哪怕当年国家分给你的地已经被兼并了,地都没了,但是只要你人在,照样得交。那你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逃亡。

那么被兼并的地到哪里去了?到我这儿了,因为我勤劳致富。我们家八个儿子,你们家就两个丫头,所以你们干活干不过我们家,最后我们家发了财了,把你家的地兼并过来了。但我怎么交税?我还是按照我的人头走,就算我现在有四千多亩地,我还是按照两丈四尺绢布、150斤粮这么交,因为我就一个人,你也是一个人,我交的和你一样。

所以两税法以前是按人丁为主征税,而现在则按照土地财产为主,你有地的你多交,你没地的就少交,甚至不交。没有土地的商人,交总资产的1/30。这就表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了,原来租庸调制下不允许人口流动,你这一百亩地在海淀,你人跑朝阳去,我跟谁要税去,你的地在海淀,人必须在海淀,地在人在。现在无所谓了,你爱上哪儿上哪儿,因为谁占了这一百亩地,我就跟谁征税,你可以随便流动。如此一来,你在这儿没有地,可以上有荒地的地方开发,在海淀的地被兼并了,你可以去昌平、平谷,这就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生产发展是有利的,两税法实行的好处就在这里。

两税法一实行,国家不再管这个地在谁手里了,这也就意味着土地兼并不受限制了,麻烦也开始出现。从唐朝以后,田制不立,愿意兼并就兼并,农民没有土地就只能去租种地主的土地,一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就把税赋转嫁到农民身上了。比如,我是一个血汗工厂的厂主,是生产圣诞树的,全世界的圣诞树都是我们生产的,我厂里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是700块,每天要劳动11个小时,每个月可以歇3天,你看我够仁慈的吧!现在国家提高了我的企业所得税,那我怎么办呢?我只能让你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1个月歇1天,工资600块,3个月不发。实际上我为国家交所得税,为希望工程捐款(我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企业家啊),都是你们出的这个钱。我该坐游艇坐游艇,该环游世界就环游世界。其他所有负担都是你们掏的钱,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国家虽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地主又给农民加上去了,客观上还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经济大繁荣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前期的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让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政府对外开放。这些原因促使隋唐两代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农业的发展表现在:第一,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南方经济跟北方的差距缩小,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是也有坏处,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影响,所以中国的生态问题出现得很早。第二,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另外还有用于耕作的曲辕犁。第三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比如说茶叶,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贵族才饮茶,到唐朝,百姓也开始饮茶了。有的电视剧里,汉朝就让老百姓一进门给你捧出茶来,甚至春秋战国就捧出茶来喝,很好玩,那会儿是没有的。那会儿应该一进门喝酒,不应该喝茶,唐朝才开始大规模饮茶。

手工业发达,具体表现在中国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的书记载说通过波斯湾时必须换小船,这就有点儿扯了。这船主要是在洪州造,洪州是江西南昌,不靠海,在江里湖里造出来后再拖进海里,这个船能有多大?我记得,美国航空母舰都能进波斯湾,如果那时中国造的船进波斯湾就要卡住,那得多大,你以为波斯湾是北海公园哪?

唐三彩1 为后代的彩瓷开辟了道路。唐三彩其实是冥器,给死人陪葬的,大量烧制,不计其数,所以不值钱。我如果是唐朝贵族,我生前住的庄园,我骑的马,我用的桌椅板凳,侍候我的丫头,都给烧制成唐三彩,埋到坟里去接着侍候我。所以这个玩意儿在唐朝大量使用,太多了。唐三彩不像青瓷中的秘色瓷,全国就那么几件,你得一件,子孙万代吃不穷喝不穷。秘色瓷只有到了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博物馆亲眼看到,才能明白它有多美,当然现在早失传了,做不出来。原来认为唐朝根本就没有,后来从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挖掘出来了,才看出来是有的。

唐三彩这种冥器,到了宋朝觉得它浪费,改扎纸人纸马。民国的时候,农民要刨地刨出这个来,就摔了。历史剧《孝庄皇后》里多铎戴着一只大耳环,一看就要吐。你见到过清朝王爷戴耳环的吗?你以为是歌星啊?他还说我这一路到中原来,得了不少宝贝,拿出来一看全是唐三彩。开玩笑,谁把纸人纸马摆家里,应该给你爷爷烧的,你觉得特漂亮弄家摆着,你爸不抽死你才怪。

咱们现在无神论了,无所谓,家里才摆这个。反正我们家不摆,谁给我唐三彩我坚决不要,兵马俑摆它干吗?电视剧里还让太后寝宫里挂一幅柳永的《雨霖铃》,妓院里才挂柳永的词呢!到故宫里看一眼,慈宁宫里应该挂列祖列宗的圣训,弄一个《雨霖铃》挂着,整天让太后“寒蝉凄切”,太后还守得住吗?

当然,唐三彩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它相当于唐朝的历史照片。它都是真的,照着生前的样儿做完了埋在里面,挖出来一看就知道,原来唐朝的房子是这样的,原来唐朝的人都长这样,胖乎乎的,跟壁画的作用一样。

唐朝丝织品有波斯的风格,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

玄幻魔法推荐阅读 More+
佟丽娜私密

佟丽娜私密

香菜不吃醋
我有一把剑,可以斩苍穹。我有一杯酒,可以慰平生。我有一颗心,可以逆乾坤。
玄幻 连载 61万字
欧洲美女69ⅩXX

欧洲美女69ⅩXX

邪月下的猹
这是一个家伙带着自家女儿混迹诸天万界的故事。也是这个家伙水到成神的故事......
玄幻 连载 0万字
欧美超碰

欧美超碰

留面条
武者修肉身以做田,吸天地灵气以做水,以天才地宝为肥,开灵根,结道果,突破自身极限,凝聚天地世界。 只是......道果成熟之后,那摘果的幕后黑手又是谁呢?
玄幻 连载 153万字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中二的菌菇
【网文之王之一帝四皇通缉令】参赛作品
玄幻 连载 3万字
女人谢精69XXXXⅩy

女人谢精69XXXXⅩy

彼岸公子
世上没有他治不好的病人。世上没有他撩不到的美女。他,就是没有水,也能在花都兴风作浪的惊世神医。
玄幻 连载 59万字
2019杏吧论坛 最新地址

2019杏吧论坛 最新地址

河同
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有一位少年,获得了超越时代的技术,当机枪大炮遇上魔法,他将怎样改变这个世界,最终他将又会去向何方?
玄幻 连载 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