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1/2页)
温谈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文学网rr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理说,作为一名在一个职位上工作较长时间的干部,都会有疲态心理,激发不了工作的热情,于事业十分不利。钟祥云在干部的任用和交流中,不求千篇一律,遵循科学,便于操作,有利工作与事业,原则上对领导干部采取“轮岗制”,一般五年以内不论政绩多少、贡献大小,都有轮岗交流的机会。用钟祥云的话说,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宁天时从南到北,乐此不疲地来到北京,如果出发点是真正的为项目而来,如此巧合地搭个顺手车看看领导,提提要求,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可问题是,他是不是掩人耳目了?其目的是否就是他乡异地来“争宠”呢?高云的政坛,时兴跑官要官,我看这小子**是为跑官要官而来的!
“小宁同志,我看你的年岁一定是比我更小。人呀,不能去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人永远都会在伤心痛苦中度日如年,没有幸福的余光,这样的结果你是不期望的!我奉劝你,调整心态、敢于吃亏、脚踏实地、多干实事,面包随时会有的!”钟祥云开诚布公地说。
“我听您的,我一定牢牢记住您即席的‘十六字’教诲!”宁天时的字字句句都带着一定成分的奉承。随即,他从行李包里取出用一个塑料袋包扎好的东西,交给钟祥云。
“宁天时,你这是搞什么名堂?”钟祥云很不高兴起来。
“钟书记,这是我的一点点心意。我的事办得成办不成都不要紧的,我是出于内心对书记的尊敬,请无论如何笑纳!”宁天时送礼也是很有一套的,说出的话,似乎真诚可信,给人一种释放压力的踏实感。意志薄弱一点的,早已心安理得地悉数尽收了。可是他不知道,钟祥云是革命意志坚定者,那会吃你这一套。
“你给我收回去,收回去!”钟祥云流露出不满之情,眉宇间透出鄙视与厌恶。
在宁天时的分析中,许多廉洁的官员,之所以廉洁,是因为他讲究了场合和艺术,讲究了对象和礼金的“含金量”,多多少少、大大小小,不顾场合和对象来者不拒、照收不误的官员还是较少,人家会认为你这个人素质太差,容易授人以柄、东窗事发,刘少连就是这一类官员。他钟祥云肯定不是这类人,但这不是地方,而是相隔五千多里的北京,在这里,耳目少,几乎没有让第三者知道的可能。钟祥云拒收,很有可能就是出于这方面的担心。
“钟书记,您一定要知道,我宁天时是一个守口如瓶、忠诚领导的干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有人为我担责和付出,我是个让人十二分放心的人!”宁天时仍然给钟祥云“定心丸”。
“真是乱弹琴!看来,你这个人是官迷心窍了!好,你等等,这东西我收下,然后马上交给高云驻京办的同志,让他们去处理算了。”钟祥云发起了牢骚,说罢就要与驻京办的同志联系。
到了这个份上,宁天时自知“无药可救”,打不通关节,便心乱如麻地告辞。
一夜的左思右想,不知不觉中天亮了。
钟祥云远在京城学习,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的秘书小陈一直没有具体事可干。他像放飞的小鸟,在空旷的天际里自由自在地飞翔着。领导秘书是专门为领导服务的,整理案头、室内卫生、梳理信访件、拟发文稿、陪着下乡,点点滴滴,无所不包,这就是秘书的职责所在。一般而言,领导忙领导累,秘书也跟着忙跟着累,很难有释怀放松的空间,除非领导出差或学习。
领导不在家,小陈成了“交际生”了,局室、乡镇的领导三天两头约他吃喝玩乐,甚至还有县四套班子的领导和社会的一些名流邀请他出差或旅游,以此获取有效信息并搭建高攀县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