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风电5.0时代 (第1/2页)
湿透的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文学网rr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世界末日过去,世界一片哗然,不仅太阳照常升起,各大洋风平浪静,核电站照常发着巨能的电力。
海啸没来,地震没来,好多人把积蓄都购买成了末日生存必须品,但看升起高高的太阳,心里发怵,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该上班的还是要上班,该苦逼的日子还要一天天如狗一样活着,不同的是,网络上兴起一股末日余波题材类的小说,读者亲睐程度,堪比热门的玄幻题材。
今天是上海某海域安装5mw风力机组的日子,运输方面已经成功研制出轮胎车,可以多辆车进行合拢,随物件的大小改变组装,很适合现在的市场。
吊装机方面,湖南龙头机械厂也成功改装了现有的吊装机,表示已经掌握最新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一批可吊装4000吨的大型设备,不过时间有点长,可能要到2013年中旬才能见到。
今天的济三厂就像是一场大聚会,来这里的不仅有现有的技术员,董事长,甚至还能看到举起摄像机的记者也参杂其中。
康桥永贵阴沉着脸看着围观的人群,嘴角露出诡异的弧度:“有记者,真是太好了,我倒是要看看如果不能成功安装,记者会是如何反应。”
“大家都准备好了没?”王府城作为总指挥,询问着厂内的技术员,他们负责协调运输工作。
“都准备好了。”技术员表示。
“那开始吧。”王府城下达指令。
随着重型塔吊机进场,长达数百米的塔架被缓缓抬起,经过紧张又缓慢的半个小时,塔架成功放到了运输车上。
同时,风轮,发电机,调向结构,蓄能系统,逆变器等,能组装的先行组装完毕,不易现在组装的直接吊上车。
运输车缓缓上路,眼前马上就要到光洁的柏油路上,康桥永贵揪着心,就等这一刻了,重达百吨的塔架,路面肯定承受不住,一定会被压塌的。
康桥永贵仿佛已经看到了接下来的场景,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可眼前的一幕,让他失望了,运输车不仅没有压塌路面,车子在上面平平稳稳,有种错觉,车子上拉的物件感觉并不重似的。
这不可能,一个塔架长百米,数百吨,这路面竟然纹丝不动。
出鬼了吗?
肯定是我错觉。
中国不可能有这技术?我不相信。
康桥永贵本想看热闹的,没想到被狠狠打脸了,但他做最后的挣扎,就算你能运输到上海,我看你怎么安装,这一点肯定没有办法了吧。
记者也很好奇,纷纷掏出摄像机狂拍,找到了负责人王府城,道:“依我所致,贵厂身生产道塔架重达数百吨,这运输车看起来也很笨重,按道理来说,国内应该没有那条公路能够承受这重量,可刚才车子上路并没有压坏路面,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吗?”
王府城顿了顿,解释道:“你看运输车上是不是有很多轮子,蹊跷就在那里。”
“轮子?那不是增加了车子的重量吗?有何蹊跷?”
“是这样,塔架很重,通过轮子我们可以把塔架的重量均匀的分配,这样每只轮子的承受力,换成普通的路面就不会被压坏了。”
记者点点头,明白了,道:“研发肯定遇到很多困难吧。”
王府城呵呵一笑,道:“也真没有遇到什么苦难,图纸是有人提供的,而技术方面,我们也就自己琢磨,就这样,就完成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记者都惊讶了,没想到图纸这东西竟然还有提供的,要知道设计这玩意浪费时间不提,重要性堪比指路明灯啊。
“要不然我们怎么可能在几个月内就能拿出样机,这都是图纸的功劳啊。”王府城说着笑了笑。
“那为贵公司提供图纸那人到现场了吗?”记者有心想去采访了,问道。
“没有,他应该在上海的安装场地。”
“那打扰了,到上海了希望你能替我引荐一下。”
王府城点头,表示,道:“这当然没问题。”
---
运输车将开往码头,连车一块送到上海港口,大约到晚上六七点的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时间还早,众人赶紧坐上飞机前往上海,记者们只为抢占一个好位置,而康桥永贵则是为了看笑话,其他的人则有厂里负责报销路费,不坐白不坐。
萧思成跟何方明在一酒店里简单的跟客户见了面,然后坐车来到安装场地。
这是崇明岛附近某处低洼的海域,站在不远处的陆地上,都能感觉到从海中迎面吹来的强烈海风,客户说,这台5mw的风电机组就安装在海中的一个礁盘上。
海中施工很困难,第一是地基不稳,很难确定这上百吨的风电机组装在礁盘上,不会出现沉陷的事故,所以说,要做的必须先加固一个礁盘,关于第二点,就是海风实在过于强烈,要想塔吊在有风的情况下,是很难精准定位,要想风电机组准确的安装到小小的礁盘上,难得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