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97章【1】水幕安装 (第1/2页)
乃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文学网rr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刘和老赵原先也没想到他们有合作的一天。
老刘找到老赵说这的时候, 老赵以为老刘在玩笑。他完全没想到这群明星在岛上住着住着,始种田卖花,种田卖花之又要搞这些新奇玩意了。
他很久没碰过发电机, 听老刘说真要发电机, 就找了个老发电机拆重装,自顾自研究好半天。东西在手上折腾着, 手感自然来了。也弄了一身油污。
老赵到木工厂都没换衣服和围裙,就和老刘一块儿试这个东西。
重新修缮过的发电机,主要里面的电机有用。老赵和老刘在水车上额外加了一个□□,再用黑『色』胶皮带子, 把水车和电机转轴套一起。
这样水车一旦转动, 电机就跟着转动, 从而产生电流。
接下去老赵就在琢磨如何让发电机产生的电可以安全供给其它设备。
买来的各种设备都属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设备。他弄来的这个电动机220v的,正好匹配。他们搞了个接线板, 给这东西进行连接。
两个大男人工作起来格外沉默,完全不像贺君他们。贺君他们就去大棚里看个花,都能上演一场舞台剧。
沉默的木工厂经历几个小时无人发言, 终迎来了极致的热闹。
贺君停了自行车,带了一大群人过来, 一进门就笑容满面喊着:“老刘!我们过来看水幕怎样了!”
老刘从工作中抬起头,用手背抹了一把自己额头上滴下来的汗。今天大早上刚下过阵雨,理论上来说现在温度不算太高。而工作的人一直在动, 觉得浑身上下都热,汗出了一次又一次。
他抬头看向大门, 原本沉浸下来的心,听到门传过来的吵闹声,顿时又跳动起来。
热了。
老刘笑起来, 闷声说着:“他们怎一天到晚都能做到咋咋呼呼的?”
老赵抬头顺着看过去:“拍节目需要。”
贺君进门发现老刘和老赵都在,热情和他们招呼:“两位辛苦。天气热喝点水。”
两个人都戴着手套不好喝,见人来了那多,便把手套卸了,喝水休息一下。老刘一边喝水一边给贺君看成品:“这就按照你们要求做的。线没有做太密,不然正面看太丑了。”
他手指在整个框架上点着:“分水管和上水管都塞进去了。我们『插』着电试了一下,效果成。上面放了一个小音箱,那个效果好不好,我们听不明。就三十块钱的东西,不好就换。”
老刘又喝了一水,用手抹了把汗,把汗往自己衣服上一擦,继续说着:“上面装了点防水的小灯,小指头指甲大小的那种。耗不了多少电,看着挺亮的。”
有光有音乐,放在快乐农场里简直可以现场蹦迪。
这东西从初想到最终成型,经历了几次设计稿改。贺君惊叹看着面前几乎可以说最终产品的水幕:“厉害。”
真心实意的夸奖。
大家都爱听夸奖。老刘乐呵了两声,老赵也神情中透『露』着高兴。老刘又把老赵折腾发电机的和他们说:“老赵吧,这个发电机改得特别好。”
老刘叭叭叭说了一堆,其中夹杂了点老赵式的本地化方言,让本来就听不懂理工术语的贺君加听不懂。
可怕的贺君连不懂装懂的机都没有。老刘他们想给他分享制作时的各种快乐,完全不在意贺君他们懂不懂。
反正全程讲完,贺君就有鼓掌,并真心实意继续夸奖:“厉害,高手在民间。”
老赵给他们这个水幕的木头框架,涂了一层漂亮的漆。漆渗透到木头中去,带着棕『色』光亮,『摸』起来顺滑得很。
这样一个成品放到市面上去买都可以,完全像机产的,而非纯从零到有的手工制品。老手艺人的功夫到底不一样。
接下来基本上一些细节的修缮工作,有就要在储水槽里装玻璃槽。玻璃老刘量好了尺寸让人做好了送过来的,玻璃两侧有一个小凹槽,可以方便将其取出或者放进。
贺君他们真的帮不上什忙,凑在边上能负责惊叹。惊叹到最,就发现东西做完了,可以用了。
老赵把电给带上,给整个容器里加水。水从两边管道上去,又从上方沿着细线流淌下来。这儿发电机没法装上设定,得直接放到现场去。
试验过水幕,一群人欢呼完,将有用到的东西集体搬运上车,运输到快乐农场里。
水幕搭建到东侧,放在凉棚下位置。水车造在快乐农场面河道边上,发电机也装那儿。老刘给发电机造了个木头架子,给发电机避雨用。
从发电机到快乐农场这段距离,老赵和老刘一起铺了电路。为了防止电路断掉,他们给有电线都套了管,确保了安全问题。
整个一天,贺君就跟在他们身帮这个小忙,帮那个小忙,以及提供自己偶尔产生的小想法。
另外几个人端茶送水,邱丰干脆去炒了点萝卜干拌海苔零食。大家一边啃着萝卜干,一边继续忙里忙外。
到傍晚时分,老刘和老赵才最终接通水流,让发电机成功运转,并让快乐农场里的水幕也成功运转。
水幕上方的小灯泡亮起,带着整个水幕发出浅淡的光亮。水流顺线无声滑落,如银河顺流而下,落入凡尘。不知道不贺君的错觉,水幕刚刚才发动,他周遭就像打了冷气空调,温度一下子降了下来。
也就在昨天去古镇时,才有这种明显又自然舒适的降温效果。
关正阳和叶浩绕着水幕兜圈,“哇”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