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风那个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文学网rr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栖霞寺便在金陵城东北的栖霞山上,与金陵城相距约有四十里。

司马承祯虽知栖霞寺的所在,却未曾去过。一路赶至山脚下,他借着月色望去,只见半山腰处耸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心知该是栖霞寺无疑了。

司马承祯沿着山道拾级而上,隐约听到寺中僧人们诵经念佛的声音,心想:“如今天下道佛不睦,我若是径直到栖霞寺去找骆宾王,寺中的和尚定会为难于我,不如将孩子放在寺门前,我只在一旁守护,待寺中的和尚将他抱走我再离去,总算不负那小娘子的临终之托。”

打定主意,司马承祯便来到了寺门前。寺门此刻已经关了,他将孩子放在地上,重重敲了两下门之后便闪身躲入了山道旁的树林中。

没过多久,寺门便开了,一个小和尚探出光头来张望了一下,未见有人,只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便欲关门。司马承祯见状,暗骂这个小和尚不仔细,正欲现身,躺在地上的孩子却正巧醒了过来,哇哇大哭起来。

那小和尚忽然听到哭声,慌忙低头看去,方才发觉地上躺着一个孩子。他微微一愣,赶忙俯身将孩子抱起,回了寺里。司马承祯这才放心,安心而去。

到得山脚下,司马承祯却猛然想起:“我只把孩子交给了寺里的和尚,却未曾告诉他们这个孩子乃是李敬业的骨肉,更忘了吩咐他们将孩子交给骆宾王!若是由寺中的和尚抚养,日后免不了要剃度出家,那我可就对不起孩子的爹娘了。”只得转身回了栖霞寺。

他并不打算现身与寺中的僧人相见,只想在暗中找到骆宾王,告知他孩子的真实身份,而后便悄然离开。是以到了寺门口,司马承祯便运起轻功腾空而起,跃入了寺中。

那个抱走孩子的小和尚此时已不知去了何处,司马承祯只得跃上屋顶,逐间屋子的找寻,可是过了一炷香的工夫,也未见那婴儿,倒是见到不少光头的和尚。

司马承祯不知那骆宾王究竟是寄居在栖霞寺中,还是已在寺中做了和尚,若是骆宾王也已经出家为僧,他这一番心思可就白费了。

又跃过一间房舍,司马承祯来到了栖霞寺的正殿之上。此刻正殿之中灯火辉煌,僧人们正在做晚课。司马承祯俯下身来,掀开一块瓦窥视了一番,只见一群和尚坐在蒲团上诵经礼佛,不由得一阵心烦,正欲起身跃过大殿继续找寻,却忽听一声大喝:“大胆贼人!”司马承祯闻声一愣,颇感意外,心道:“好啊!不愧是天下三大寺之一,果然是名不虚传!我倒是小觑了寺中的和尚!”

随着这声大喝,只见一人撞破殿顶的砖瓦,高高跃至半空,落在了大殿顶上。此人是个身披金色袈裟、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正是栖霞寺的方丈法缘禅师。

法缘见大殿顶上窥伺之人竟然是个道士,亦是一愣,双手合什为礼道:“道长深夜到访,老衲不胜荣幸!可是道长不走大门,却做这梁上君子,难道是有所图谋?”司马承祯听他言语不善,忍不住反唇相讥道:“贫道听闻佛家讲求‘万物皆空’,大师如此在意身外之物,岂不是违背了佛祖的旨意?”法缘冷哼一声,道:“老衲也听说道家讲求‘清虚自守’,如此深夜,道长不在道观中清修,却跑到栖霞寺中暗中窥探,又是何道理?”

此时,寺中的僧众也纷纷冲出大殿,有几个和尚已手执长棍跃上了殿顶,将司马承祯围在了中间。司马承祯毫不在意,冷哼一声,问道:“你们栖霞寺中可有一个俗家名唤‘骆宾王’的僧人?”顿了顿,他又道:“便是那个天下知名的大才子骆宾王。”法缘摇摇头,答道:“出家之人只有法号,没有名姓,道长若是来栖霞寺找人的,那么老衲认为道长是找错地方了。”

骆宾王确实是在这栖霞寺中隐居,只是他追随李敬业起兵讨武,更写出了一篇教天下为之震动的檄文,早已与李敬业一样被归为朝廷钦犯了。只因法缘与他乃是至交好友,方才甘冒窝藏钦犯的罪名容他藏匿在寺中隐居。而此刻司马承祯如此贸然相问,法缘丝毫不清楚司马承祯的底细,又如何敢如实相告呢?

司马承祯未曾想到此节,闻言自是一愣,诧异道:“他不在寺中吗?那么为何有位小娘子嘱咐贫道到此处来找他?还托贫道将她的孩子送来交由其照顾。”法缘不明就里,问道:“将她的孩子送来寺中?是要让孩子在本寺剃度出家吗?”司马承祯哂笑道:“什么剃度出家!那孩子还只是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大师可真是收徒心切啊!”法缘气得冷哼一声。

司马承祯续道:“贫道适才将他放在了寺门前,被大师寺中的一个小和尚抱走了,大师若是不信的话,一问便知!”法缘闻言,扭头望向身边的一个中年僧人,那僧人点点头,示意确有此事。法缘便向司马承祯道:“道长请随老衲来。”说罢,转身运起轻功朝殿后飞掠而去。司马承祯也一跃而起,跃过挡在身前的僧众,追了上去。

几个起落,二人在一排房舍前停下了脚步。见屋中已经熄了灯火,法缘向房中喊道:“骆居士,可是已经歇息了?”只听屋中一阵响动,继而亮起了烛光,一个苍老的声音喊道:“门外可是法缘大师?大师稍待,老朽这便来开门。”

门开处,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走了出来,正是骆宾王。他见法缘身旁还站着一个壮年道士,不由得一愣。法缘指向司马承祯,道:“这位道长深夜到访,声称受人之托,来寺中寻找居士,要把一个婴儿托付给居士。”骆宾王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向司马承祯施了一礼,问道:“道长受何人所托?又为何要把孩子交托给我?”

司马承祯斜睨了法缘一眼,心道:“这老和尚既然愿意让骆宾王藏在他这栖霞寺中,自然也不会向朝廷告发此事了,不然的话,他自己也要被朝廷怪罪!”便答道:“贫道乃是上清派中人,在访友的路上遇见我派的不肖弟子周兴为难一个女子,贫道便出手救下了那女子,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她已是奄奄一息了。”叹了口气,司马承祯又道:“她自称是英国公李敬业之妻,临终前托付我将她怀中的婴儿交给居士抚养,待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为父报仇!”

骆宾王闻言,心中一震,暗道:“阿姮姑娘也未能逃得性命么?”凄凉之意涌上心头,不禁颇为难过。借着屋内透出来的烛光,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壮年道人,心中默念道:“上清派……上清派……”忽然,他失声惊呼道:“道长莫非是上清派的司马承祯?”法缘闻言,亦是一惊,望向司马承祯的眼神之中多了一丝异样。

司马承祯无意隐瞒身份,便点头道:“贫道正是司马承祯。”骆宾王见他亲口承认,不由得大喜,重新恭敬见礼,道:“老朽今日得见天下道门第一高手,实在是三生有幸!”司马承祯摇摇手,苦笑道:“居士谬赞。普天之下高手无数,贫道哪里敢称这个第一啊!”

骆宾王暗暗折服于司马承祯的仙风道骨,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念头:“既然敬业贤弟将他的骨肉托付给我,那么我便该将那孩子抚养成才。诗词歌赋我倒是可以教他,但若是武功也由我来教,那么恐怕要误人子弟了。既然眼前这个绝世高手与敬业贤弟的孩子如此有缘,我何不为那孩子求上一求?也算是对敬业贤弟有个交代了!”

打定主意,他便问法缘道:“大师,那个孩子现在何处?”法缘答道:“由寺中的知客僧抱走了,待会老衲自会命人为居士抱来。”骆宾王点点头。司马承祯插口道:“好,既然孩子已经安全送到,那么贫道也就不再叨扰了,告辞!”说罢,他转身便要离去。

骆宾王一急,赶忙喊道:“道长还请留步!老朽尚有一事相求,不知道长可愿相助?”司马承祯一愣,回身问道:“居士有事尽管说便是,若是有什么能帮上的地方,贫道一定尽力!”骆宾王心中暗喜,笑道:“此刻还言之尚早。”司马承祯不禁皱眉,不知他弄何玄虚。

骆宾王续道:“老朽日后便在寺中隐居,七年之后,若是道长得闲,可再来一趟栖霞寺,如果咱们有缘再见,那时再说不迟。”司马承祯见他故弄玄虚,心中虽觉不快,但已有言在先,也只得点头道:“那好,一言为定,七年之后贫道一定再来一趟栖霞寺,与居士相见。”说罢,又欲离去。

法缘却再次拦住他,道:“原来阁下便是上清派的司马道长,怪不得敢在深夜孤身闯入栖霞寺,原来是自恃武功!”司马承祯懒得与他争辩,只是冷笑了一声,绕过法缘迈步便走。

法缘见司马承祯如此狂妄,不禁大怒,便欲与其一决高下。但终究忌惮司马承祯的武功,未敢贸然出手,只是冷哼道:“既然道长的武功如此之高,为何这佛道大会之上不见道长的踪影?”

那佛道大会司马承祯本是不愿意去的,不过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法缘如此冷嘲热讽,他又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当即便停下脚步,沉声道:“那好,既然如此,下届佛道大会上贫道一定领教大师高招!再会!”说罢,向法缘与骆宾王各施一礼,他便运起轻功飞掠而去,须臾,身影便即消失不见。

隋末炀帝无道,江山落入李家之手。为了巩固统治,也为了抬高自家出身,李氏便认了老子李耳为祖先,而尊老子为“教祖”的道教便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教,位列儒、释、道三教之首。

道教自此便风光无限,李唐王室与道门子弟也是来往密切,大唐的公主更是多有出家为女冠的。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爱女太平公主便曾为了躲避吐蕃的求婚而出家修道,直到她与驸马薛绍大婚前夕方才还俗,“太平”一名便是她的道号。

道教风光的同时,佛教的地位却是一落千丈,不仅居于三教之末,更受到李唐皇室的无情抑制。不过,正所谓“树大根深”,佛教自东汉便传入华夏,在这片土地上已经传承了五百年,善男信女甚众,普天之下的僧尼自然不甘心受到如此欺压,却又不敢迁怒于朝廷,激愤之下便将道门弟子视为了仇敌。而道门弟子则鄙夷佛教乃是夷狄之法,非华夏所有,甚为排斥。佛道两家的仇怨由此便越积越深,竟至水火不相容之境,两家的弟子时常是一见面便即大打出手。

可惜,朝廷并不在意江湖之事,佛教依然受到李唐皇室的极力压制。直至三年前,佛教的处境方才有所好转。晚年的唐高宗患上了风眩之症,目不能视物,皇后武则天便趁机把持朝政。而后武则天受封天后,乾纲独断,日久天长,便生异心。

她为改朝换代,便欲抑制道教。其时佛教积愤已久,在武则天的筹划下由其侄武三思出面,广邀天下道佛两门的弟子,于临近东都的中岳嵩山举行一场佛道大会,以武论输赢,来决定谁是国教。两门各自选出三位高手,比试三场,赢两场即为胜出。

事关重大,佛道两门皆是慎之又慎,各自选出了到场弟子中武功最高的三人上场比斗。第一场,道家派出了上清派的韦法昭,便是周兴的师父,佛家派出的则是杭州灵隐寺的方丈度境。二人各施绝学,最后韦法昭艰难胜出,为道家赢得了第一场比试。

由于第一场不幸失利,是以第二场比试佛家不能有半点闪失,便派出了到场的佛门第一高手,栖霞寺的方丈法缘,而道家则派出了岱岳观观主“东岳先生”郭行真。一番激斗之后,郭行真内力不济,败于法缘之手,佛家扳回一城。

两家各胜一场,便由第三场决出胜负。道家这才派出了到场的第一高手,重玄派的掌门李荣,而佛家只得派出华严寺的方丈法藏应战。二人斗了三百多招,李荣技高一筹,一剑挑飞了法藏的禅杖,道家胜了第三场。

胜负既定,佛家众僧却不甘心失利,便恳请武三思向武则天求懿旨,安排两家再战。武三思返回神都,将此事说与武则天,武则天偏袒佛教,自无不允,当即便下了一道懿旨,命两家于十年之后重会嵩山,再决高下。

道门弟子虽然恼怒,却也不敢违抗,只得忍气吞声。自此之后,佛道两家心照不宣,各自约束门下弟子,暗中为下一次佛道大会积蓄力量,江湖之中因为佛道不睦而引起的争斗也少了许多。

而法缘之所以说司马承祯在佛道大会上“不见踪影”,乃是因司马承祯根本便未尝到场。不仅司马承祯没有露面,当时天下佛道两家的几大高手也都没有前往。“天师”袁天罡的弟子李淳风,司马承祯的师父潘师正,佛门六祖慧能,以及慧能的师兄神秀,这几人虽执佛道两家牛耳,却是超脱世俗、不争名利,自然也不会去那佛道大会争一时输赢。

上清派掌门潘师正羽化登仙后,江湖中的好事之人便将其余四位高手合称为“二僧二道”。这四人之中,李淳风与神秀皆是耄耋老人,年事已高,而司马承祯与慧能却是正当壮年。

司马承祯贞观二十一年生人,此时仅是三十七岁,尚未及不惑,武功却已臻至绝顶,委实不易。而佛门禅宗“六祖”慧能也仅比司马承祯年长九岁,二人一僧一道,并立于江湖四大高手之列。

司马承祯走后,法缘也告辞回了大殿。骆宾王一人站在当地,回想起司马承祯适才之言,心中一阵唏嘘,忖道:“敬业贤弟大业未成,舍生取义,本是没什么好抱怨的,可是没想到那妖后如此狠毒,居然连他的妻儿也不放过。如今阿姮姑娘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孤儿,也真是可怜!”武则天心狠手辣,自然不愿留下祸患,况且李敬业所为乃是谋反作乱,抄家灭族也是理所当然的,

过不多久,那个小和尚便将孩子抱来了。小和尚出身穷苦农家,从前未出家时,父母去田中耕地后便由他来照顾弟弟妹妹,是以他虽出家做了和尚,但照顾婴儿却是驾轻就熟。之前孩子一直哭闹,小和尚便去厨房煮了一碗稀粥喂孩子吃了,此时孩子已经不再哭了。

骆宾王接过孩子,那孩子似是很喜欢被骆宾王抱着,望着骆宾王笑了起来,还将手臂抬起,伸向骆宾王。骆宾王望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心情好了许多,问小和尚道:“小师傅,司马道长可曾与你说了这孩子的名字?”

小和尚听得一头雾水,纳闷道:“司马道长?什么司马道长?”骆宾王一愣,道:“便是将这孩子送来的道长。”小和尚摇了摇头,道:“小僧并未见到司马道长,小僧打开寺门之时,只有这孩子躺在地上,小僧便将他抱回了寺里。”

骆宾王顿觉无计可施,自怨自艾道:“这可如何是好!都怪老朽糊涂!适才应当问问司马道长的!”他却不知道,梁丽姮死前并未将孩子的名字告诉司马承祯,是以司马承祯也并不知道。

小和尚站在一旁,道:“居士,小僧适才喂这孩子吃了些许稀粥,他今晚应该不会再闹了,如果居士需要的话,小僧明早再来帮居士照看他。”骆宾王求之不得,当即便点头道:“如此便多谢小师傅了。对了,还未曾请教小师傅的法号?”

小和尚道:“小僧法号觉难,在本寺出家不久,尚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还请居士多多教诲!”骆宾王见他虽然年岁不大,却很机灵,也甚是喜欢,便道:“好,以后如果小师傅得闲,可以多来老朽这里坐坐。”觉难闻言大喜,慌忙拜谢。夜深了,他也不敢再打搅骆宾王,转身回禅房休息去了。

骆宾王回到屋中,在烛光下又仔细观察了一番怀中的孩子,见他小脸白里透红,相貌颇具其父的威风英气,又兼具其母的典雅秀丽,可以想见,未来定是个不凡的人物!

骆宾王越看越爱,忍不住便用手捏了捏孩子的鼻子,孩子兴许是累了,不再理睬骆宾王,闭上眼沉沉睡去。骆宾王便把他轻轻放在榻上,也吹灭烛火休息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七年光阴弹指而逝。七年前,李敬业兵败身死,天下震动,朝中再无人敢反对武则天。武则天便又谋划诛除李唐宗室。

垂拱四年,武则天以明堂建成,召诸王前来洛阳,韩王李元嘉、越王李贞及其子琅琊王李冲恐惧之下,只得谋反,却终因起兵仓促、准备不足而事败。武则天借机大肆屠戮,李唐宗室死亡殆尽。载初元年,武则天终于篡唐为周,并改元天授,正式登上皇位。

这一年是天授二年,已是武则天登基的第二年。骆宾王仍旧潜居于栖霞寺中。寺中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与世隔绝,却正好可以掩盖身份。

栖霞寺依旧是那座幽林古刹,香客虽然络绎不绝,却不曾打搅了僧人们的清修。在朝山的人流之中,总有两个活泼顽皮的幼童穿梭其中,嬉笑玩闹,颇为可爱。时常来寺中上香的香客都曾见过这一对金童玉女,但却无人知晓他们的姓名,也没人见过他们的爹娘。

那男童便是司马承祯送到栖霞寺的孩子,骆宾王为他取名为“习伯约”。

英国公李勣本姓徐,只因有大功于国,李唐皇室便赐其国姓。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武,武则天诬其谋反,不仅将李家抄家灭族,更剥夺了李家的国姓,“李敬业”也变回了“徐敬业”。

习伯约是李敬业的骨肉,乃是“反贼”之后。为了掩人耳目,“李”、“徐”二字是肯定不能姓的了,骆宾王便为其取了与“徐”字发音相近的“习”字为姓,而“伯约”这个名则取自汉末蜀汉大将军姜维的字。

武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カンケイ4imp

カンケイ4imp

作家南华真人
本小说是作家南华真人所创武侠系列 “庐山系列”全套完整作品,精致华丽,欢迎赏析。【本书企鹅群:182488886】
武侠 连载 10万字
宅福利趣事百科轰趴猫

宅福利趣事百科轰趴猫

一呼天下应
我命由我,天命我定。看坎坷少年如何一步一步演绎强者之路。
武侠 连载 7万字
人工智能明星系列在线

人工智能明星系列在线

赫连城外
茫茫大漠,匪患四起,军阀混战,而他们都为了寻找大漠之魂。 救世、宝藏、还是唤醒沉睡千年的匈奴?
武侠 连载 13万字
fi33含羞草最新地址

fi33含羞草最新地址

风烟无情
贫穷少年若风,被师兄带回清虚宫踏上修仙之路,且看他如何如何以低等资质一步步努力成为万法归宗的大人物,一人一剑踏遍九州大地,打败无数巨头,斗妖神,救苍生,成就无上仙位。
武侠 连载 4万字
明日花

明日花

清风落子
我自江河斩恶蛟, 我自纵剑自逍遥, 我自故土寻旧事, 我自截天一线机, 访故庭,叹今朝, 请君听我截天谣!
武侠 连载 0万字
siku在线视频

siku在线视频

i酷酷耶
凡人一场空欢喜,菩萨一生求自在。凡人一生几十年,成仙可得几百年。 世间有功法得知可觅仙。
武侠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