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妃元春的打算 (第2/2页)
踏雪而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文学网rr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是肯定的。”贾珍点头,“若天子决定议和,那么,被选为公主侍读,陪公主远嫁和亲,就是正经的于国有功,这不咱们家娘娘已经准备争一争了。”
“那安南地方,又远,瘴气又重,真跟着公主过去,可就遭大罪了。”尤氏心中颇有些不忍。
“正是因为如此,方才显得功劳大。”贾珍笑的意味深长。
说是这么说,不过宫里那位娘娘究竟怎么个图谋,在算计什么,可也说不准。
说到宫里,等到了诗稿的元春,也没看,只是搁在那里,径自想着心事。
三年多前,天子下旨,命礼部选名门闺秀为公主、郡主侍读。
等到被选中的侍读们入宫拜见太后时,恰巧天子也在,一眼就看中了钱塘周氏女,直接下旨纳入后宫。
从那以后,她们这些后宫嫔妃就都成了摆设,只能在年节的大场合和太后的长乐宫中,才能远远地见上天子一面了。
从那之后,天子就向太后明言,不再遴选后宫。
以前的天子,是个薄情的,一切以国事为重,从来不大流连后宫,一个月想不起来她们几回。那时候的日子,也是难捱的,心里总是忽冷忽热,患得患失。
可是现在想来,那竟是一去不复返的好日子了。
果然薄情也有薄情的好处,痴情痴不到自己头上,就是全然无望。
如今宫中,高位的嫔妃,都有子或有女,除了元春。
这几年,她也算看清了,除了周美人,剩下的,即使是她这个贵妃,也是圣宠无望。
就凭天子对后宫不肯一顾的绝情,她这个位置,究竟能守住多久,能给家族提供多久的庇护,那都是说不好的事。
朝中,自家和亲戚家,数来数去,也只有大舅舅独立支撑,偏他又与如今在朝中处处压人的忠顺亲王不合。
大舅舅被调出长安巡边。
西宁郡王被忠顺亲王处处为难。
四王八公,自本|朝|开|国以来,就多有姻亲,相互照拂。
虽然天子极其忌讳后宫干政,但是太上皇却是对太后十分信任。
而且,天子对太后也非常孝顺。
故此她在太后面前试探了几次,可惜太后仿佛没听见一样。
朝中都说,太上皇看中西宁王爷,天子看中南安王爷,故此起了嫌隙。
到元春这里,她却看出了点儿‘让两虎相争,打消异姓王’的意思来。
要不然,为何要在前方起战事时,那么纵容忠顺亲王胡来呢。
朝堂上的那些权衡与攻讦,阴谋和利弊,自入宫起,她就这么安静的看了十几年。
该懂得,都懂了。
家族的兴与衰,是不能单凭女人在后宫得到宠爱来决定的。
当初送她入宫,不过是缓兵之计。
她的兄弟子侄们好好争气,能为天子所用,能为天子看重,才是一个家族的根本。
勋贵,勋贵,当初因功勋而富贵。
如今,无新的功勋,如何延续家族以后的富贵?
若她能为天子生下子女,延续皇室血脉,那另当别论。
然而如今,再没机会了。
她又能为家族站立到何时?
眼看着别家子孙繁盛,各个允文允武,一茬一茬的起来,纵横朝堂,鼎立门楣。
眼看着舅父独木而立,实在是让人悬心。
天子不再选仕宦高门女子入后宫,那么,如今这个再选侍读的机会,是个极其难得的机会。
若能再出一个‘周美人’,那就是家族的福运。
即便没有这个福运,从她的家族亲戚中选出一位‘公主侍读’,陪公主和亲远嫁,也是实实在在的功劳,总能给家族带来些荫蔽,让天子的心中,留几分顾念。
男人们,有多种方法出仕,更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建立功勋。
女人能做得,只有那么多。
趁着她在太后面前还有几分颜面。
好在她的两个表妹,都有难得的才貌。
总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她也只能如此尽力了。
此后各家若是再找不出几个能担得起事的男丁来,那衰落的大势,就再也挡不住了。
至于母亲为宝玉打算已久的金玉良缘?
如今就先顾不上宝玉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
先保住家族,才能保住宝玉啊!
元春正心中为家族谋划,一时就有宫女进来回禀,说天子有旨意,晋封承辉殿周美人为婕妤,位在贵妃上。
元春心中一痛,猛地站起身来。
果然,吴太妃丧期一过,该来的就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